在粵語當中,表示聊天就會說“傾計”,那麼它的正確寫法是怎樣的呢?其實“傾計”最早的寫法是“謦欬”,這個詞是古漢語來的,最早出現在《莊子.徐無鬼》裡面,原句是“久矣夫,莫以真人之言謦欬吾君之側乎!” 意思就是說,很長時間都沒有純真的人用樸實的話語在國君身邊說笑了啊!
因此,“謦欬”這個詞本意是說笑。後來隨著歷史的發展,佛教在夏大地得到廣泛傳播和發展,於是連“謦欬”這個詞都發生改變了喔,就變成“傾偈”。 首先這個“傾”字,就有傾訴、傾談的意思啦。而“偈”是梵語音譯過來的字,意思是“頌”,所謂佛偈佛偈,就是佛經的頌詞。那么大家就知道了,和尚念誦佛偈的時候都是比較長篇大論的,需要一定的時間。用傾訴的“傾”字就相當合適了。
久而久之,傾偈就比本字“謦欬”使用得更多了,到了現代,大家喜歡用哪個呢?不妨留言告訴我吧。